高考后开启全新生活
http://www.www.wxtmys.com  2018年6月27日  来源:北京考试报

  北京市第166中学教师 张 瑶
  
  案例一:
  
  一位高三考生的妈妈表示,经历了三年紧张凌乱的生活,孩子刚考完的一段时间内,她还真有点不习惯。打不起精神看电视、读书,也无心打理那一堆花花草草,更无心去应酬,只想睡觉。后来,她从网上了解到,这是高考后遗症,并且这种状态会持续一段时间。她心中直嘀咕,孩子没得上这毛病,倒让我这考妈“沾光”了。
  
  案例二:
  
  高考结束后与被录取前这段时间,考生既要承受考试成绩和自己预期有较大差距的焦虑和自责,又要承受等待录取结果的煎熬。上届考生小杰当时刚摆脱高考压力就进入另一个心理压力期。同学叫他出去玩,他觉得没意思;父母要带他去旅游,他也没同意。高考后,他每天只在家里闷着,不停回想高考的细节和结果。
  
  案例三:
  
  高考最后一科考完,小朱觉得苦读了12年终于可以放松了,于是约了三五好友去KTV唱歌,一夜狂欢到天亮。第二天上午,小朱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,一觉睡到下午四点;晚上又和好友大吃了一顿,约着一起去打游戏,直到店铺关门才分别回家,离开前还不忘约定明天继续……
  
  分析:
  
  高考后的三个月考生易产生突发性心理冲突和生理紊乱现象。究其原因,在高考结束后,考生此前积蓄的重压突然释放,心理状态发生“井喷”。在静候考分公布、准备志愿填报的这段日子里,考生过度放松,玩网络游戏、半夜起来看世界杯、每天睡到自然醒。
  
  有的考生参加聚会酗酒过度,喝得胃出血紧急送医;有的考生连续上网致眼睛假性失明被送急诊;还有的外出旅游遭遇意外事故等。可见高考结束铃声一响,个别考生的“无限度发泄”已然让放松变成了放纵。
  
  然而,还有一些考生似乎未从考试“阴影”中走出来。考后焦虑型心理比较常见,有的考生在考后会出现患得患失的状况。尤其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不错的考生,往往期待值较高,但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,由于不确定性而变得焦虑。这种焦虑对于心理素质弱的考生,还会持续加重。
  
  不要以为只有考生才会得“高考后遗症”,父母也不例外。在分数尚未公布之前,有父母不停地询问孩子临场发挥情况,责备孩子发挥欠佳,并将这种情绪带入填报志愿环节,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
  
  对策:
  
  事实上,无论考生还是父母,都要以客观、健康的心态面对“后高考时代”。高考结束后,考生适当发泄情绪、缓解压力是必要的,但要尽早回归正常生活节奏,健康、快乐、充实地度过难得的假期。父母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  
  有时父母的责备会让孩子的心“痛上加痛”,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。所以,父母要先保持淡定。
  
  无论孩子学习成绩如何,高考只是人生一个阶段的结束。对于这段生活无论有正面或负面情绪,都要发泄出来。所以,如果孩子想大吃大喝大睡,父母可先不干涉,要允许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,做些喜欢的事情,缓解长时间以来积累的压力。
  
  填报志愿时,父母大包大揽和当“甩手掌柜”都不好,要积极收集资料和信息,并尊重孩子的选择。
  
  父母要和孩子进行一次平等的成人对话,可选在一个比较正式的地点,举行一个小小的成人仪式,与孩子好好安排,帮助孩子梳理,让孩子明白自己想要什么、可以怎么做,并明确规划人生发展方向。
  
  父母要给孩子自立的机会。毕业旅行是很多考生的选择。高考结束到大学毕业期间,考生在学习的同时,要利用好课余时间,多出去走走,长长见识、拓宽眼界,让心胸更加开阔,让自己变得更加独立,考虑事情更加全面。
 关于心理保健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

特别说明: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365488.com(Www.www.wxtmys.com)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仅供参考,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